传呈,仍将继续--德国二十世纪绘画展后续报道

日期:2019-05-15 作者: 礼巴堂LIBERALTOWN

上海电视台艺术人文频道收藏栏目对《传呈》德国二十世纪绘画展进行了追踪报道,以独特的视角解析了这场跨越时空和地域的艺术交流活动,并分享了画展背后的故事。


在此次专题访问中,画展策划人、上海礼巴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汪晓蓉女士分享了画作收集的有趣经历:


“收集这些藏画、艺术品并非特意为之,是一个巧合、一个机遇--在朋友介绍下,有幸拜访了德国北威州杜塞尔多夫的画廊,并结识了画廊的老板。杜塞尔多夫有一个270多年历史的艺术学院,它不仅培养了很多传统艺术家,也是二十世纪德国新锐艺术的摇篮。因此很多老师和学生的作品都会被附近画廊收下,等待有缘人收藏。但随着当代艺术如火如荼的发展,后浪漫主义、比德迈时期风格的绘画在当地不再受到热捧,这也使得三代经营画廊的家族在如今遇到了瓶颈。在我和画廊主人的聊天中,当他知道在东方有一个现代大都市,对他们的这些传统作品有好奇和收藏的愿望,他很高兴,并表示乐意提供便利和合作。”


640_看图王.jpg


汪女士这样介绍此次的参展作品:“我们这次展示的画作大部分都是后浪漫主义比德迈风格的作品。所谓后浪漫主义,是指将眼前所见的景物,融合自己的思想感受来进行表现。这些画作,相对直观的摄影作品,渗透了更多画家自身的主观意识。这种绘画风格也对后来诸如表现主义等流派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640 (1)_看图王.jpg

《风景》Fritz Koehler  木板油画 41*50cm 20世纪30年代


Fritz Koehler 弗里茨•科勒,1887年6月28日生于莫里茨堡附近的希尔德斯海姆,1972年2月12日卒于杜塞尔多夫,是德国的风景、海洋画家及视觉艺术家协会的成员,并且是1949年艺术家协会联合创始人。

1905至1907年弗里茨•克勒求学于汉堡和阿尔托纳的应用艺术学校。当时的汉堡艺术馆长阿尔弗雷德•里希特瓦克,认为科勒才华出众,推荐他去魏玛大学。

1909年到1912年就读于魏玛大学应用艺术专业。

1910年,师从马克西•泰迪(古董和裸体研究),其后师从田园风景大家西奥多•哈根。

在魏玛完成学业后科勒建立了汉堡的工作室。

1913年弗里茨•科勒前往杜塞尔多夫。他最后一间工作室位于杜塞尔多夫希特塔德大街5号。

1967年 获得德国联邦十字勋章为在杜赛尔多夫和莱茵艺术史上的贡献。

杜塞尔多夫弗里茨•科勒大街为纪念他而命名。

弗里茨•科勒作品多被柏林国家画院、汉堡美术馆及北莱茵- 威斯特法伦艺术品收藏馆、杜塞尔多夫、格但斯克和魏玛国家博物馆收藏。


640 (2)_看图王.jpg

《阳雪》H.BUSCH  布面油画 60*80cm 20世纪40年代


H.BUSCH布什在德国布吕和慕尼黑完成学业。

1947年起成为展会画家。经过长时期的摸索和实践,他成为一位具有独特风格的风景画家。

他擅长宽阔的笔法,画笔下的河岸和森林是迷人的,呈现出独有的光晕。他通过颜色来表达河流上漂浮的小船,岸边清翠的新绿,自成一派的印象派画家。



640 (3)_看图王.jpg

《晨间小屋》 布面油画  40*50cm


640.jpg


“比德迈风格则是战后告别了苦难,人们向往舒适的家庭生活的写照,因此带有一些小资的情调。这也和上海这个具有小资情调的海派城市有共通之处,让我一看到这些绘画就产生了亲切感。”


640 (4)_看图王.jpg

《马德里的阳光》 布面油画    60*50cm  20世纪50年代


640 (5)_看图王.jpg

《爱斯基摩的昼夜》  木板油画   33*42cm  20世纪30年代


640 (6)_看图王.jpg

《珍妮》 布面油画   80*60cm


640 (1).jpg


对此次画展的意义,专家们则作出了更进一步的肯定。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学术总监陈燮君先生表示:“从这些作品来讲,对于德国的这一段的绘画史,经历了一战,经历了二战,但是德国的绘画家人文情怀确实比较浓,就是在战争的阴影或者在战争期间,艺术家的人文情怀还是很深层次的。”“这次画展在艺术史上的地位也是比较有分量的。”沪上著名艺术评论家林明杰先生则感慨道:“看到这些作品,给我的第一感觉--这是一段历史。它像突然间把一段历史,属于德国某一个地方,这么一段艺术的历史给切割下来,完整地带过来。”


640 (2).jpg


谈到具体的参展作品,陈燮君先生评论道:“讲到德国文化,它往往是一组一组关系的组合、兼容,它非常非常严谨,但热烈起来,思想的放飞又越级得不得了,热情洋溢。比如那张《飞鸟》,尺幅不大,非常小的一幅画,但我觉得它的灰调子当中是带璀璨的、亮丽的,这和我们比较长时间接触的俄罗斯的灰调子是两个频道的灰调子。我想在我们的画展当中,这些前辈画家的作品当中很好的体现了这种情怀--他对于人性的向往、人文的关怀,从骨子里面是奔放的,他对激情的追求,也是血液里面就有的。”


640 (7)_看图王.jpg

《飞鸟》Karl Bauer  木板油画  44*35cm  20世纪20年代


Karl Bauer卡尔•康纳德•弗里德里希•鲍尔,1868年7月7日生于德国斯图加特,1942年6月卒于慕尼黑,是一位图形艺术家,画家及作家。他的绘画主要包括版画、钢笔、墨水素描及版画。1888年从艺术学院毕业,后在慕尼黑威廉•冯•林肯施密德门下学习。1891年在威尼斯学习期间结识了诗人斯特凡•乔治,并为他画出了著名的肖像。1896年鲍尔在慕尼黑为海涅珍贵的诗经绘制了插图。1927年他在水晶宫慕尼黑艺术展展出了他的铜版画。他曾经为歌德、席勒和贝多芬等著名人物绘制了肖像。


640 (3).jpg


林明杰先生则点评道:“这批画中不管风景也好、人物也好,都明显可以看到艺术家个人的情感因素。笔触、色彩都带有情感,并不是完全真实地去照搬照抄现实。例如在卡尔•斯塔赫塞德的作品中,你可以感受到一个画家在画画时的心跳我想其实这也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德国的一部分艺术家,他们坚守人性的本我、坚守艺术的良心--'我改变不了现状,但我也无法跟随你们,那我就躲到乡村去,画我宁静的一片心灵世界'--他画的那些农民、左邻右舍的乡亲、马匹、房子、河流、树木、蓝天白云......就是这样宁静的生活其实最符合人性。”


640 (8)_看图王.jpg

卡尔•斯塔赫塞德  木板油画《晒马》  70*90cm 20世纪30年代


  640 (9)_看图王.jpg

卡尔•斯塔赫塞德 木板油画《红顶老屋》33*45cm  20世纪30年代


640 (10)_看图王.jpg

卡尔•斯塔赫塞德作品 《拾柴归去》 布面油画  60*80cm


640 (11)_看图王.jpg

卡尔•斯塔赫塞德作品 《戴绿围巾的妇女》 木板油画 34*30cm  20世纪30年代


林明杰先生尤其对一件叫《朝圣》的素描作品印象深刻:“画面有力量,一些人的组合从绘画的角度来说画得不好就会散,他把这些组合得非常好,你会觉得有力量凝聚在画面的下方。但同时上方是穹顶,松松的淡淡的,有光进入的感觉从这一件简单的绘画作品,我看到了一个艺术家的艺术功力,同时感觉到他的虔诚,他的心灵的一种寄托和归宿。”


640 (12)_看图王.jpg

卡尔•斯塔赫塞德作品《朝圣》纸本素描 60*46cm


640 (13)_看图王.jpg

卡尔•斯塔赫塞德自画像


K.Stachelscheid卡尔•斯塔赫赛德,1917年6月23生于德国杜伊斯堡,1970年5月6日卒于杜塞尔多夫。在绘画和装饰艺术学习结束之后他进入伍珀塔尔专业学校进行了工艺设计进修。1934年至1939年,在杜塞尔多夫自由艺术学院学习艺术和绘画。之后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师从JuliusPaul Junghanns(朱利叶斯保罗)。1945年后渐渐地从印象派转型立体主义,表现主义和非正式具体和抽象的混合主义。


对于此次在上海举办德国二十世纪绘画展,林明杰先生评价道:“就是德国这样一个特别的国家,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与之有相近的那种感觉,我们也经历过战乱,经历过落后,我们也在奋起直追,同时我们的艺术有自己的传统,同时又受到西方世界各种新潮的艺术潮流的影响,所以你看了会有一种共鸣,就是相视一笑,心中突然有所得,好像我们也挺相近啊。我们看到的这些艺术是让我们更了解世界,也更了解我,过后来看人类的文明史都是这样,有顶峰的有中间的有基层的,这才是一个完整的生态。”


而陈燮君先生认为:“这些作品放在上海这个城市选择得非常好,反过来说上海这座城市在选择这些展品也选择得非常好。它既是属于德国这一段艺术史的,也是这一段艺术史带给今天社会的一种审美的情趣,我觉得没有过时,它指向还是未来的。”


汪晓蓉女士则表示未来礼巴堂还将策划举办更多东西方艺术交流活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的教授--约瑟夫.博伊斯曾经说过一句话:‘人人都是艺术家’,我很有感慨。我觉得艺术是没有门槛的,关键看你如何去看待它。”


传呈,已经开始,还将继续。


640 (14)_看图王.jpg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