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龙岛散人】人人都是艺术家|博依斯与杜塞尔多夫美院
看官,在您的心目中,所谓“艺术家”,可能是罗曼蒂克或波希米亚的,他(她)们的职业一定充满了神秘和奥妙。
上世纪60--80年代,一位著名的欧洲艺术家,不仅把创作的活动和过程,毫无保留地公开呈现在大庭广众之中;还提出了“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口号,他便是德国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的教授--约瑟夫.博依斯。
约瑟夫.博依斯
提起德国人,您可能会有点儿不屑。一般印象中,他们循规蹈矩、呆板乏味;缺少灵活性、甚至不通人情。“朽木不可雕也”,不是艺术家的好材料。
但是,这个民族的内心深处,充满了压抑的激情与骚动;像是冰封的大地下,涌动着炽烈的岩浆,一旦被煽风点火,会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力量。
德国中部下萨克森州,有一座名为“哈茨”的山脉,群峰高耸、峡谷深邃。山顶上居住着“萨满女巫”,她们上天入地、唤风唤雨,能够治疗人们精神和灵魂的疾病,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膜拜者。
博依斯,国际艺术界当之无愧的“巫师”,杜塞尔多夫美院便是他的“哈茨山”。
他是如假包换的日耳曼人,身材高大、表情冷峻。在标准照《革命就是我们》中,斜挎背包、目光炯炯,跨着豪迈的步伐,像一位来自好莱坞的影星。
《革命就是我们》(摄影)1972年 博伊斯
他的艺术观念与风格的形成,与生活的经历有关。
1921年博依斯出生在莱茵河畔的小镇克里弗德,父亲有一家磨面粉的作坊。高中时他厌倦了刻板的生活,跟随一个吉普赛人的马戏团四处飘荡。
他希望做一个演员,站在令人羡慕嫉妒恨的聚光灯下,但不久被家人找了回去、幻想破灭。
1943年成为德军的飞行员,他的飞机在苏联克里米亚上空被击落。舱内的战友当场丧命,他的颅骨、四肢和肋骨全部折断,侥幸地活下来。伤愈归队后,又四次受伤,脾脏被切除,最终获得多枚金质奖章。
二战后的1947年,他考入了杜塞尔多夫美院。
博伊斯在1943年发生坠机事件后,颅骨受创伤,头发稀疏。
杜塞尔多夫是北威州的首府,美丽的莱茵河在此处拐了一个大弯,把市区温柔地揽在怀中。
它是艺术名城,著名诗人海涅的家乡,风景秀丽、人文荟萃。老城区古色古香,有集市广场、宫塔、剧院和博物馆等许多的古建筑。
宫塔后面是杜塞尔多夫美院的美术馆
集市广场与市政厅
杜塞尔多夫街景
1831年杜塞尔多夫美院旧址
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
杜塞尔多夫美院教学大楼
美院教学大楼内部
莱茵河滨的美院,建于1762年。源于此地的“杜塞尔多夫画派”,引领了19世纪欧洲的风俗画坛。270多年以来,学院绘画艺术和教育的传统,保持了连续和稳定的发展。
刚进校门,博依斯被安排在雕塑家安瑟林的班上。安瑟林是罗丹的忠实信徒,拥有出色的写实功夫。时间稍长,不安分的博依斯,便厌倦了他的教学方法,认为那是个老得满地掉牙的套路。
不久,他拜倒到极简主义雕塑家马雷塔门下。马雷塔极具艺术个性,顽固、不妥协和怀疑一切,曾被纳粹当局称为“败类”。
他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奇葩,既相互欣赏又彼此仇视,表面上保持着亲密。其实,博依斯对老师的成就极为嫉恨,而马雷塔对他的才华也十分紧张。
至1954年博依斯毕业,俩人形同陌路、分道扬镳。更令人不解的,1958年他申请美院的教职,因马雷塔的一票否决而遭到失败。
毕业等于失业,此后的几年,他渡过了一段不堪的日子。没有收入加上失恋,陷入了严重的自闭症。后来,在格林腾兄弟的帮助下,才慢慢地走出了荒唐、懦弱和封闭的生活。
1962年,他获得美院教授的职位。
此刻的美院,正处在“68运动”风口浪尖上。这场左翼学生运动声势浩大、席卷全欧,后现代的艺术思潮也推波助澜、方兴未艾。他积极地支援学生的政治自由诉求,奋不顾身地投入到“激浪派”的艺术活动中。
博伊斯高举十字架的照片
“好风知时日,送我上青天”。
1964年在亚琛工业大学的艺术节上,发生了一场斗殴,博伊斯被学生打伤脸部并流血。他高举十字架拍成了照片,一个烈士般的艺术家形象,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反响,一跃变成了“网红”。
他在这个瞬间的反应,源自马戏团的经验。竟然赢得了更大的社会舞台,如愿以尝地站到了聚光灯下。
您看,他现身于公众场合,总是拿着手杖、戴着一顶大礼帽,牛逼哄哄的样子。帽子为了掩饰头部的伤疤,手杖则是绅士和权力的象征。
杜尚把现成物变成艺术品,博伊斯则把盛物的空间变成了艺术剧场。
《如何向一只死兔子解释绘画》(行为艺术) 博伊斯
1965年,在杜塞尔多夫的一家画廊里,博伊斯把自己反锁在房间,头上涂满蜂蜜并粘上金箔,抱着一只死了的野兔,来回踱步,喃喃自语,所有人只能通过窗户观察他的行动。
《我喜欢美国,美国也喜欢我》(行为艺术) 博伊斯
1974年,博伊斯从德国来到纽约,在机场,他包裹着毛毡,并被一辆救护车运送到兰尼·布洛克画廊,双脚从未踏上美国的土地。在画廊里,他和一只北美狼度过了三天。
博伊斯在创作中
博伊斯1974年1月在美国芝加哥艺术学会
他把装置艺术和行为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充当了一个出色的演员,还是一个深思熟虑的编剧、足智多谋的导演。
他发自内心地热爱视觉剧场,知道如何产生轰动效应,善于制造敏感和爆发点,具有控制观众的天生本能。在这个领域里,翻云覆雨、随心所欲,一发不可收拾。
他玩嗨了,同激进的学生们一道,占领了美院的秘书处,甚至撰写与校方对抗的宣言书。1972年,美院解除了他的教授职务,但是在学生们的声援中,后来被重新聘任。
1973年,博伊斯乘独木舟渡过莱茵河,宣布回归美院。
《打猎牡鹿》1961年 混合媒材 博伊斯
《给卡塞尔的7000棵橡树》(行为艺术) 博伊斯
德国人情商很低,自古以来有一个死心眼,就是对文化的珍爱,尤其把艺术作为高大上的国家财富。使得博伊斯这类“江湖骗子”轻而易举地钻了空子。
他比陈丹青在清华还要仼性出格,擅自取消了自己课程的入学条件,迫使美院接受曾经拒绝的142名学生。
更加匪夷所思的,他在学院内创办了“自由国际创意大学”,招惹了许多杂七杂八、不三不四的各国人士来听课,美院也忍气吞声地容纳了。
博伊斯在“自由国际创意大学”讲课
他固执地认为,艺术家不是职业,更不是工作方式。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娘肚子里带来的创造基因。“人人都是艺术家”,就是说人人具备了艺术家的可能性,只是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1986年,博伊斯病逝。这个“三无”(无资金、无许可证、无场地)的所谓大学,居然延续到1988年后才自动解散、无疾而终。
1980年 安迪和博伊斯
墙内开花墙外香。
任何一个文化形态的团体,如同人体的生物机能一样,需要运动、折腾和冲突,才能健康长寿。
博伊斯,还有海因茨.马克、奥托.皮勒、格哈特.里希特、和安塞尔姆.基弗等人,高山打鼓、声震四方,不仅将美院推到了当代艺术潮流的先锋地位,还奠定了艺术教育的多元局面。
美院的“开放日”
美院楼梯一角
美院教室的走廊
走廊一角
美院的师生们
学生的一次行为艺术活动
您可能难以想象,美院没有学分、又不设考试;不来上课,不做作业,无人管你的卵事。每年仅注册一次,也不敢收学费。
学院给予学生最大范围的自由。开设的课程包含自由艺术、绘画、雕刻、综合造型、建筑、舞台设计、摄像、艺术史论和美学等领域。
但是,您必须跟在一个教授屁股后面,参与教授的课题研究,完成个人作品并举办毕业展览,由二、三个教授鉴定合格后,方可以拿毕业证书。
最有特色的一个举措是“观摩”,每年冬季学期结束时,全院各年级工作室对外开放,历时一周。观众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兴高采烈、自由进出;摩肩接踵、水泄不通,走廊里还设有咖啡座和小吃摊。手执啤酒、争论艺术,成为杜塞尔多夫家喻户晓的一项文化活动。
这就是杜塞尔多夫美院和“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躬行践履。
看官,您觉得博伊斯的观点有道理吗?